4月8日下午,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会见了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桂富强一行。双方围绕“校企地”三方合作展开交流座谈。西南财经大学资产经营公司董事长毛一军,同济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肖小凌,西南财经大学国内合作与发展处副处长张翔,同济控股副总经理高军,四川振兴产业园实业公司、同济科技园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及同济控股办公室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娄永琪对桂富强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会谈中,娄永琪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和国际化办学情况。他表示,同济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双方都致力于通过多元化、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济大学在学科发展上不断探索前沿领域,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同济大学凭借学科优势,通过知识外溢效应形成的特色经济活动集聚区,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升级。希望未来两校可以深化合作交流,共同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桂富强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发展历程,他指出,希望通过此次互学互鉴,深入了解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成功运作模式,西南财经大学能够依托在财经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与独特优势,促进各方资源有效整合与优势互补,达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效应。积极探索并开拓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三方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特别是在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寻求实质性推进。
肖小凌详细介绍了同济产业整体概况,重点围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情况、同济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进行阐释。
双方就校企地创新合作、未来发展规划等展开探讨交流,并前往NICE2035 未来生活原型社区进行参观。
会后,肖小凌向对方赠送了由同济大学科技园推出的“同济天骄湾:科创之道”系列丛书首部译作《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的创新创业战略》。
《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的创新创业战略》在创新创业视角下,通过对大学、产业、政府多维度的互动关系分析,揭示了一个开放、协调和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方式。书中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三螺旋模式在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对中国的案例研究给予了重点关注,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与从业者带来良好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