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很多同学来不及返校就直接赶赴招聘会现场,有人踌躇满志归来,有人迷茫不知方向。不论有多难,最重要是找到内心真正渴望的方向。面对艰难,有一些同学敢于打破固有观念,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他们的创业之路,并不孤单。
毕业不是青春的结尾,而是梦想的启航。一起来看看K君的故事……
很多同学奔波于各个公司面试,K君就是其中的一位,少则一二轮多则四五轮的面试折磨着K君的心,在回去的地铁上,他累得靠在地铁的扶杆上睡着了,手机还被紧紧地握在手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通知电话。
“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呀?”遥远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那好像是他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
“报告老师,我要当科学家。”
“我要成为最有钱的企业家。”
“我,我想造地球飞车、宇宙飞船……”
……
K君是被地铁挤上来的人碰醒的,他突然发现眼里有些湿润。关于梦里那个问题的答案还有很多人回答,K君想不起来了,他低下头,熄灭的手机屏幕上是一个两眼无神的少年,头发乱糟糟的。
K君喜欢研究有趣的东西,之前在学校做创新创业项目的时候,他们小组项目也是获得了优秀评定的,K君一腔热血翻涌,想把这个项目继续扩大落实,可伙伴们觉得项目成果落地太过艰难,而且他们没有任何关于市场和运营的经验,迫于就业和升学的压力,K君不得不放弃。
地铁上的人越来越多,K君看了下时间,正是下班的晚高峰。
K君想,自己马上也要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了吧,他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只是有点失落,大概谁都会藏一点难以实现的东西在心里吧。
K君没有直接回宿舍,他在济人楼旁的台阶上坐了下来,看着来往的人群,感觉他们脸上都是洋溢着梦想的年轻模样。
“我学长那个智能驾驶项目可太牛了,听说在对接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之后还可能成立自己的公司呢。”
“就学校对面科技园吗?”
“对呀,之前四平也有的,不过嘉定这边的是更集中于嘉定校区这边的专业的,所以我学长去了。”
“不过就算有项目也很难做起来吧?”
“学长说科技园那边就是会有一些咨询活动,比如市场、法务的内容,还可以帮你申请知识产权。”
“哇,厉害厉害,我之后做项目也要去问问看。”
K君吸了口气,起身拍了拍裤子,离去的背影似乎挺拔了些。
幸好还没丢掉,那一份策划书。
01创业后浪们看过来
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满怀青春热血的大学生们把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产生了诸多新奇idea和相关的技术项目,让人不得不感叹后浪翻涌的激昂干劲。
想法很大胆,现实很骨感,对于一个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后期的运作和市场化相比于前期的专业研究来说更有难度。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更多将注意力集中于专业知识的运用中,而难以介入后续的一系列生产运作。想法是一粒种子,但很多人不能等到它生根发芽,尤其对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很难让他们去承担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风险。
所以想要把自己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化,进行企业化运作,可以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科技园提供的资源来实现。在国家大力扶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背景下,同济大学科技园首创”零租金”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驻政策。
02什么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紧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建设5000平方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专用场地,是专注于服务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2.0版试点项目,是对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聚焦同济大学“探索推进科技成果转 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项目,打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贡献。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点,基地将创新性地通过高度集聚同济大学优势学科资源,整合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服务功能,并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具备各类功能的专用场地,专门为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非盈利性公益性服务。
目前入驻项目12个,后续入驻申报工作仍在进行。“作为第一批入驻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项目,我们切实享受到科技园的惠企政策和优质服务,不仅解决了我们办公场地难题,而且能够为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专业化服务。”基于5G车路协同的全自动泊车系统开发项目负责人宗文豪表示。
03同济人不能不知道的福利,零租金可入驻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入驻项目属于以下范畴的皆可入驻:
与同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
与同济大学的技术转移相关;
与同济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相关;
同济大学的相关重点项目、同济分基金资助项目、入选启帆计划的企业以及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优先入驻。
入驻的福利有哪些?不仅零租金入驻,还有链条式孵化服务,符合入驻条件的项目可享受园区公共设施以及专业化服务,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咨询方式:【现场咨询】嘉定区曹安公路4801号2楼【电话咨询】陶老师 021-59596610 产老师 021-59986070-8009
END
关于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1年,同济大学科技园揭牌成立。2003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12年,被科技部、教育部评定为“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2014年,被科技部评定为“A类(优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同济大学科技园是全国少数同时拥有A类“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个“A类”荣誉称号的大学园区之一,也是上海市唯一一家在2012年和2016年连续两次被团中央认定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的机构。截至目前,同济大学科技园园区载体总面积19万平方米,园区注册企业累计2300余家。
同济科技园嘉定分园
同济科技园嘉定分园,是同济大学与嘉定区政府共同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园区根据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一园多基地”的发展战略,依托同济嘉定校区的汽车、交通、软件、机械、电信等学科和人才优势,整合“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资源,打造产、学、研、用、政、金以及聚焦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的特色园区,形成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为专业方向的产业集群。
同济创客嘉园
同济创客嘉园位于同济科技园嘉定分园南楼二层,场地面积近1260平方米,工位数130个,独立办公室(4-20人)12间。 “同济创客嘉园”是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嘉定园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全新载体,旨在为科技型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成长环境。
智能新能源汽车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同济科技园智能新能源汽车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由同济科技园与同济大学智能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合作共建,依托双方的资源优势,在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研发场地、设备设施、创新创业、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将同济的专业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