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为期2天的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在同济科技园孵化器基地会议室顺利开班,同济控股董事长、同济科技园董事长高国武,同济控股总经理肖小凌,同济控股副总经理、同济科技园总经理戴大勇,同济科技园各分园经营层出席,高国武作开班致辞,戴大勇作开班辅导报告。同济控股园区发展部、同济控股战略规划部、同济科技园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集中听课。
高国武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学员的积极参与表示欢迎。他说到,本次研讨班重在内部研讨,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各项课程的学习。同济科技园成立已有近20年的时间,期间获得了许多重要荣誉和成绩,但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站位不够高,离上级单位提出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二是园区企业数量已成规模,但亮点不足;三是分园发展各具特色,但服务能力不强;四是激励机制不足,人才队伍短缺。
基于这些问题以及目前科技园的发展现状,高国武提出了五点要求,力争克服问题,补短板,求突破。第一,要加强学习,明确发展方向,利用好两天集中学习的机会,深入思考大学科技园的初心和使命,提高站位,将科技园的发展目标跟国家的要求、学校的发展目标相对应;第二,要主动走进学院,和学科有效对接,深入挖掘学院的优秀项目,体现科技园的大学属性,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第三,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度,在自主孵化和转化成果的同时,建立园区企业与学校间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师生和校友创新创业提供帮助;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通过学校资源引入、内部培养和市场化引入的方式让人才队伍流动起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第五,强化对科技园各分园的管理,除了现有的日常管理外,还要在考核、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加强,让各分园更好的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最后,高国武表示,大家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这样才能找准方向去深入探讨。希望大家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将学习的收获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共同把同济科技园的发展提到新的高度,并预祝本次研讨班圆满举办。
戴大勇的报告题目是《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共同推进同济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报告涵盖五方面内容,分别是大学科技园的历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现状、同济科技园历史沿革、同济科技园发展规划以及未来展望。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任天斌以《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为题,分别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相关案例以及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等内容。
杨浦分园总经理钱学标以《结合新时期大学科技园发展定位,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题,分别介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概述、大学科技园发展情况、同济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实践以及思考与体会等内容。
虹口分园副总经理朱明星以《提升创新资源集成能力,打造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为题,分别介绍了创新资源的构成与其理论发展,园区创新资源集成能力的分析,提升集成能力、打造创新系统,大学科技园创新资源集成与发展案例等内容。
举办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旨在更好地落实《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科技园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园中层干部综合能力。
同济控股、同济科技园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研讨班工作,开展多场专题研讨和集体备课会议,认真结合大学科技园“五大功能”制定主讲内容,主要围绕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进行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