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圆梦嘉定 新版“环同济”的青云之志——迈向千亿级大学科技园专题报道之三
发布时间:2020-11-09

2002年,百年名校同济大学在上海西北郊的嘉定区安亭镇启动新校区建设,大量优势学科搬迁至此。从此,同济大学优质人才资源和嘉定区高端产业资源开始了持续不断的火花碰撞。

18年来,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从这里喷薄而出:同济参与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校区磁浮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同济自主研发的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在众多省市的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上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同济研发的全频段汽车制动系统动态设计与评价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大减少了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率……

产学研合作也为区域经济崛起注入强大活力。抢占制高点,推进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集成电路及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集群,嘉定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再攀新高度,飞上青云端!最大限度释放出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持续不断提高师生创业热情。 在环绕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30平方公里土地上,目标为千亿元级的世界级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已拉开帷幕……

零成本创业 这里有一批未来的“独角兽”

2017年,嘉定校区的同济大学科技园正式竣工,园区按照杨浦校区同济大学科技园成功模式进行运营,已有400多家同济大学师生创业企业在这里汇聚。

从嘉定校区正门穿过曹安公路,就来到了一路之隔的科技园区,黑底红面的几何形现代化建筑就是科技园的标志性建筑。上海同济嘉定科技创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鸿岩介绍说,这里正在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化为方向的产业集群。

为了促进校内成果转化,科技园在9楼专门辟出1000平方米空间专门支持师生的零成本创业。记者发现,这里隐藏着一批未来的“独角兽”企业。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宗文豪正在和同事们进行“基于5G车路协同的全自动泊车系统”的开发工作,上海舵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手握世界先进的视觉导航定位技术,精准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可实现无人驾驶“代客泊车”和“召唤开车”的功能。未来颠覆性的应用场景是这样的:在商圈内车主可提前预订车位,在指定区域停车自动付费离开,车辆会自动来到指定车位,也会在车主召唤下自动回来。公司去年荣获阿里巴巴全球诸神之战创客大赛上海城际赛季军,得到不少投资机构青睐。

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由汽车学院硕士研究生莫莽创办,这个只有10人的企业破解了汽车工业软件的卡脖子技术,打造了先进的汽车研发设备,还以免费软件模式开启独特盈利模式。莫莽说,未来目标是成为全球汽车高端研发设备供应商。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舒强也是汽车学院硕士研究生,公司核心产品是新型智能刹车系统,成立仅三年半,就为东风日产、比亚迪等60多家汽车企业供货,传统汽车刹车系统是机械性,智能刹车系统可实现遇障自动刹车功能,减少事故发生。

龙头企业集聚 区校联动正在加速进行中

在距离科技园一墙之隔的嘉定氢能港,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加紧落地建设。安亭镇副镇长谢东升介绍说,氢能港已引进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功能型平台等大批龙头企业及服务平台,年产值已超过1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5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氢能产业聚集地。氢能港的强势发展背后有同济大学科研力量的推动。

附近的安亭镇国际汽车城近年的发展势头也是高歌猛进,去年产值突破3500亿元,大量的科研资源也来自同济大学。上海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功能型平台就是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余卓平教授领衔打造。走进100多平方米的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记者看到这里安放着39台先进的测试设备,正在电池恒温箱中测试的是一款新型的车载电池。

事实上,这样的区校合作早已启动。2009年6月,嘉定区人民政府与同济大学签订了关于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战略合作框架计划。2017年,嘉定区安亭镇启动“环同济创智城”建设,规划近5000亩产业用地打造未来产业引领区。

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院士告诉记者,同济大学秉承学科分布和所在城区主导产业配对的理念。同济大学是全国乃至世界名校中罕见有汽车学院的大学,“一辆汽车”内部连接着机械、材料、软件等学科,在汽车之外连接着巨大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与能源、交通、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学科紧密相关。同济大学在嘉定的学科布局就是按照这两条线进行,以单点的“汽车”学科与嘉定区所有产业群落进行着精准对接。这些学科中蕴藏着大量科技成果等待落地开花。

“未来,嘉定区将重点聚焦到同济大学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工作中,要让‘环同济’释放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最大能量。”嘉定区科委主任陈蕴珠表示。

万朵玫瑰花开 为科研人员打造最美的创业环境

未来,嘉定“环同济”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创业的摇篮。

根据规划,嘉定的“环同济”大学科技园拥有创新研发区、产学联动区、生态休闲区和品质生活区。同济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都将在这里陆续建成,优质的医疗资源将集聚,交通也将更加便利。

曹安公路以北,嘉松北路以西的交界处,将成为一个国际级人才社区,完美地解决人才的居住难题。未来,嘉定区政府、上海市科委、同济大学将成立“环同济”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为高校的创业者们提供最快速、最优质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西门区域的高压线附近垃圾成堆,与校内俨然是两个世界的风景。而随着“环同济”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这里将成为一个唯美的生活地带。吴志强说,这个区域距离嘉定辖区内的蕴藻浜仅有600米远,未来将成为一个万朵玫瑰花盛开的美丽岸线,周边会出现大量咖啡馆、茶室,蕴藻浜的河面上,将会举行全国或者世界各大名校之间的龙舟和赛艇比赛……大学文化由此溢出到校外,城市的氛围将由此而升华。就如同英国剑桥大学一样,一所大学的存在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未来群芳争艳 梦工厂将被大量复制

科技成果转化是可用数字来表达的价值提升过程。如果说研发阶段0到1的转化,产业化阶段是1到100的蜕变,那么进入市场后就是达到10000的能级飞跃。吴志强介绍说,未来将聚焦1到100的产业化蜕变阶段,同济大学将和嘉定区携手建立成果转化资助基金。

在未来的嘉定校区,每周都会上演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殊“面试专场”,同济各个学科的实验室成果都会轮番上场亮相。

“促进成果产业化会改变中国大学的内部科研机制,也将大大赋能经济发展。”吴志强认为,单单一个高速磁浮技术就有巨大市场空间,它是地面交通的皇冠技术。相比较高铁技术,它安全环保,可瞬间加速,光是产业配套就可以形成大量的专利,打造大量龙头企业。

对于嘉定区而言,“环同济”科技园的建设也是新起点。陈蕴珠告诉记者,这样的模式还适用科研院所。中科院下属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电科研究所、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均位于嘉定区,这些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也在全力推进中。比如,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属的中科神光激光产业园正在攻克EUV光刻光源技术瓶颈。嘉定区将把“环同济”科技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推动院所发展中,打造更多创业梦工厂,成就更多千亿级产业园区。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逐浪前行!未来,大量科技成果会如同一串串耀眼夺目的宝石,在产业化后争相镶嵌在嘉定“环同济”的土地上,向全世界展示出最迷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