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新闻

20/07

2023

未来已来,带你一起弄明白什么是“智能交通”

活动:科创小讲堂第四讲主题:未来已来,带你一起弄明白什么是“智能交通”嘉宾:西井科技高级副总裁兼无人驾驶事业合伙人孙作雷时间:2023年7月27日2022年,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入选了科技部、教育部发布的“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的试点建设名单,全国仅10家入选。“未来产业科技园既不是国外产业园的‘翻版’,也不是过去大学科技园的‘再版’,而是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背景下的‘新版’。”这是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朝晖在之前召开的未来产业科技园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观点。“智能交通”是同济大学未来产业科技园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智能交通正在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智能交通产业构架成为新基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里的重要一环。人、车、路、环境是智能交通的主要参与者,只有把这四个元素协调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我们相信,中国在智能交通的星辰大海中,必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如何打造智能交通产业构架,引领交通领域产业变革。本次讲座,我们特邀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无人驾驶事业合伙人孙作雷,带领大家共同解读智能交通。主题未来

了解详情
07/07

2023

叮咚!同济创业基金大礼包,请您查收!

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同济分基金(简称“同济创业基金”),由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和同济大学于2006年合作设立,为同济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读硕博以及毕业八年以内的校友提供创新创业扶持。在前面的工作中已经培育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企业,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有梦想、有行动的优秀创业者。当前我们已经在开始第40批的项目征集,快来加入我们吧~我们能为你做什么?你是否有通过创业去实现梦想的想法你是否手握先进、前沿的技术却苦于资金问题无法发展你是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却没有平台和人脉去扩充自己的市场那么快来加入同济创业基金!我们可以给你提供创业的机会,创业的平台,创业的资源助你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好项目的推广在这里你能收获:“三全五环”服务体系助力创业企业成长全方位、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活动,结识伙伴、共享资源、协同发展项目申报介绍一、申请人条件1. 同济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在读硕博研究生以及毕业8年以内的校友;2. 申请人需全职投身于所申请项目的创业事业,不得兼职或同时参与多个创业项目;3. 申请人必须作为创业企业自然人最大股东且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二、资助模式1. 股权资助:

了解详情
14/06

2023

【人物专刊】砥砺前行,勇于超越——同济科技园杨浦园财务总监王元芳

近日,在杭州举办的2023年第2期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企业总会计师岗位能力培训班顺利结业,来自上海和安徽的100余位总会计师参加此次培训。培训期间,园区财务总监王元芳通过“总会计师讲堂”活动,全面介绍了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机制、服务体系、服务成效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情况,表现突出,并荣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认可与表扬。王元芳,高级会计师,现任上海杨浦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上海同济科技园孵化器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3年被杨浦区税务局聘任为特邀监察员,2019年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聘任为项目评审专家。自2008年以来,王元芳全面负责同济科技园财务管理工作,负责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同济逸仙大厦等多个重大项目的资金筹集、成本管理及税收筹划等工作,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在规范会计基础管理、财务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经营、资本运作、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她通过利用专业知识为园区多家企业解决资金和税务难题,为园区企业提供有质量的专业服务,助力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她的带领下,近年来,公司每年被税务局评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连续三年荣获

了解详情
10/12

2022

重磅推出!同济大学科技成果数字化展览

为了更好地推广同济师生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同济大学打造科技成果数字化展览平台。平台依托3D元宇宙技术,采用电子展板、视频介绍、产品模型等展现形式,同时配备虚拟向导,全方位提升线上参展体验。扫码开启沉浸式观展之旅进入VR全景科技展览观展攻略点击目录或内部,抵达相应位置这里有视频介绍、电子展板、语音播报、虚拟模型等多种展现形式展示内容同济大学本次展出14项科技成果,包含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环保与新能源和新材料五大领域。具体名称请见展项目录:每项科技成果都设计了电子展板,部分还配备宣传视频和产品模型,让观展者可以多维度了解展品内容。电子展板包含了项目介绍、专利技术、技术说明、成果荣誉等内容,点击展板,将自动播放语音讲解。关于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