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新闻

20/10

2022

【项目专刊】激发“双创”优势、培育“双创”人才,营造“双创”环境——同济科技园协同创新团队服务全国“双创周”

近日,同济大学收到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其中,重点提到了同济控股和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戴大勇、张震、丁攀在双创周筹备期间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精心筹备、周密安排、主动协调,圆满完成了线上线下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今年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场活动的成功举办。小编这就带大家即刻走近这支战斗力卓越的同济科技园协同创新团队在“双创周”期间,该团队第一时间联合上海市教委、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共同策划开展“2022年全国‘双创周’暨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创业基金第十七期创业者训练营”,通过拓展提升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战略性、包容性、抗压性以及协作能力,帮助创业者体验到了团队建设和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筹办组织大学生创业企业座谈会,开展“双创周”主题演讲暨圆桌论坛,互相交流创业路上遇到的坑,分享创业心得、输出创业经验。同济科技园是“双创”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济创业基金是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济科技园始终致力于激发“双创”优势、培育“双创”人才,营造“双创”环境,运用自身资源聚力打造创新集群、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了解详情
13/07

2022

喜讯 |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再添新分园!

7月10日,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十院临床医学科创园挂牌仪式暨同济控股与上海实苑科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科创园区顺利举行。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科委、十院、同济控股、同济科技园及相关企业的领导与嘉宾参加会议。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身洪出席并致辞,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见证揭牌。一、领导致辞十院院长秦环龙对申康中心以及同济大学对医院长期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高度赞同医学院将基础研究专家融入发展规划中的“弯道超车”计划。未来十院科创园将借助同济大学科创园平台快速推进建设和发展,将技术变成市场所需,真正让患者受益。裴钢院士以及上海市科委朱启高副主任通过在线方式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上海市科委生物技术和医药处处长曹宏明表示全力支持十院及科创园区建设,未来在政策利好背景下积极推进和落实上海生物医药、临床医学研究等工作。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延斌肯定了十院在申康体系中重要地位以及在医疗救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科创园区建设和发展符合政策所向,是一项重要工程。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身洪从同济大学科技园目标出发,肯定了十院近些年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上的突飞猛进和在同济医学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了解详情
31/05

2022

同济科技园举办新闻写作培训会

5月30日,同济科技园新闻写作培训会通过线上腾讯会议顺利召开。培训会邀请同济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资深媒体人程国政老师,针对园区各位通讯员碰到的新闻写作困惑讲解辅导。同济控股副总经理、同济科技园总经理戴大勇,同济控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陆美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同济控股、同济科技园、同济产业系统以及园区企业共160余人参加培训。会议由同济科技园宣传负责人叶青主持。程老师说:“想写好新闻,必须时时关注国家政策的走向,了解身边企业的情况,了解经营者的心思,用这些“养料”不断打磨新闻的洞察力和敏感度,才有可能频出‘亮点’。新闻写作好比开车,熟能生巧。想要快速提升写作能力,只有多学多练。”他以园区收集的11个写作问题为切入点,对园区提供的新闻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一一指出问题,讲解范式,解剖麻雀。 戴大勇总结说,感谢程老师的讲解!本次培训对线上的观众来说都是一场“精神盛宴”。需要大家今后多实操练习,从广泛阅读、关注时事、注重细节三方面着手,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学习,提升同济产业系统整体的新闻业务水平。“这堂培训课让我知道了撰写新闻稿时,要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新闻受众的角度去表达。”同济控股财务管理部徐佳说

了解详情
12/05

2022

同济大学科技园三年行动计划汇报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近期,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三年行动计划汇报(2022-2024)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召开。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杜豫川,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斌,同济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欣,同济控股总经理、同济科技园董事长肖小凌,同济控股副总经理、同济科技园总经理戴大勇出席会议,同济控股战略规划部、科技园管理公司、同济科技园各分园、同济技术转移公司、同济启帆创投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戴大勇主持。会上,科技园管理公司从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任务分解、实施保障等4个方面汇报了同济科技园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情况及内容,根据科技园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五大功能定位,形成“1+5”主要工作任务及19项重点工作项目,力争到2024年,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业孵化体系日益完善,国内外优质资源聚集融合,高水平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科技创新带动功能更加凸显。随后,与会人员就科技园的三年行动计划内容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肖小凌在讲话中结合本次行动计划的编制

了解详情